Monday, March 22, 2010

MOVIE:《The Hurt Locker》如何贏了這一戰



2010.3.21刊於星洲日報

聽聞網路上有《阿凡達》粉絲號召各路人馬罷看《拆彈部隊》,以示抗議後者在奧斯卡獎上“爆冷”擊敗前者奪下最佳影片大獎,這樣會不會太荒謬了?

首先,《拆彈部隊》憑著絕佳口碑早就是得獎熱門,“爆冷”一說并不成立;再說,這些粉絲在作比較之前,是否看了《拆彈部隊》?或許也不能怪他們,畢竟《拆彈部隊》非商業片,據悉即使有奧斯卡獎加持片商也沒打算引進國內院線。日前在新加坡恰好看到本片上映,欣喜之餘不免也感歎——國內片商何時才願意引進這一類好電影?若配合話題性再加上行銷手段,我認為它仍有一定的市場。

《拆彈部隊》是一部戰爭片;可是它又不像一般的戰爭片。它沒有什麽正邪對立的戲劇性情節,也沒有什麽大陰謀等著被揭露。相反地,它只不過簡單、誠實地呈現了導演心目中“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戰地前線拆彈部隊人員的驚險工作。



與其說是戰爭片,《拆彈部隊》更像一部驚悚片,影片開頭9分鐘就已經非常扣人心弦。不過,此片最可貴之處——亦可能是它獲獎的最大因素——是導演完全人性化的敘述視角。摒棄了戰爭電影慣常的政治批判性和使命感,導演選擇將鏡頭聚焦于戰場上普通士兵,描述他們如何去面對、去克服或甚至依賴“戰爭”所引發的壓力和恐懼。

《拆彈部隊》對戰爭不持支持態度,而是為普通士兵的貢獻和功績喝彩。《拆彈部隊》題材小,格局大,敘述的不只是兩國之間的戰爭,而是“炮彈”的戰爭。三位士兵的故事,隨時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戰場上。

《拆彈部隊》有一個讓電影人特別贊許的特質——導演Kathryn Bigelow與編劇家Mark Boal獨立出資拍攝這部影片。正因為沒有和大型電影公司合作,Kathryn才得以全面掌控這部影片的拍攝、剪輯,甚至選用知名度不高的演員。不妨大膽設想,若《拆彈部隊》換成一部大製作,導演一職還可能交予這位女導演嗎?男主角大概非某個萬人迷動作明星莫屬;男主角或會被安排和某個年輕性感女星有感情戲(或床戲);除了大型爆炸場面,也少不了令人歎為觀止卻毫無真實感的電腦特效。

能成為奧斯卡史上首位獲得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Kathryn Bigelow實至名歸。她在前作《臨近黑夜》(Near Dark)、《驚爆點》(Point Break)、《怪異日子》(Strange Days)以及《K-19:寡婦製造者》里,透過鏡頭創造了屬於男人的世界,裡頭有機械裝備、酒精、暴力,更少不了男人之間的情誼。不知是不是她的女性觸覺,讓她敏銳看穿了男人用堅強鎮定來掩飾的懦弱和不安。

影片里的James也是個表面硬朗內心卻百般掙扎的男人,影片刻畫得非常精彩。《拆彈部隊》著重于人物個性,而非特效場面,因此需要很好的演員。入圍奧斯卡影帝獎的Jeremy Renner演活了James這個沉默寡言、狂妄自大的拆彈專家。他對炸彈瞭如指掌,難度越高他越想挑戰,拆彈簡直就是他的生命。他深愛自己的妻兒,卻更熱愛這份危險的工作。

雖然預算有限,《拆彈部隊》卻沒忽略影片的技術層面,奧斯卡上更壓倒《阿凡達》奪得多項技術獎項。爲什麽預算少的電影往往拍得比那些預算多的大製作要來得好?正是那份簡潔、單純,以及無限的想像力。拍片的人要大膽想像,更要激發觀眾自己去發揮他們的想像力。說得太白,用太多的特效,一切過於完美,反而難以讓人有投入感。

《拆彈部隊》成功回歸到了電影的初衷——讲述一个精彩、動人的故事。影片雖不乏爆炸场面,卻不氾濫;與其期待爆破场面出现,观众其實更希望它不要发生,因為每一場爆炸就意味著人命的傷亡。(片中一場自殺式炸彈襲擊就讓人看得心有戚戚焉)這一份希望,不就是對和平的追求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