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03, 2011

MOVIE:2010年,我的10大電影

刊於2011年1月2日南洋商報週刊



去年某一段時間,我連續重看多部黑白影片,只爲重溫這些年代悠久的經典作品。過後若有所思,這些影片之所以吸引我,某個原因是其記錄了那已消逝的美好年代,那些我來不及參與的場景和時光,通通被完好留存於菲林中,散發迷人質感。那一些,都是屬於那個年代的影片。

2010年,我也看了許多部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影片,敘述的是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故事——網路虛擬世界、金融風暴、失業問題、外勞現象、挑戰傳統的價值觀和家庭結構等等。電影已超越了其提供娛樂的功能,而是反映了真實人生,以虛構的故事去捕捉這個時代的輪廓。很多很多年以後,當後人回頭檢視這些電影作品,他們或會更瞭解這個年代的我們,以及我們所關心和熱愛的每一件事物。

2010年,我的10大電影依序為:


1.《社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

《社交網戰》無疑是今年最好看的影片,它的成功不在於電影票房或贏得多少獎項,而是這是一部象徵著我們這個時代的電影——生活凡事講求效率,人與人的利益衝突,愈來愈淡化的人情關懷......我們帶著好奇眼光檢視馬克扎克伯格,冷眼旁觀他幾近瘋狂地追求他的偉大夢想,如何奮不顧身犧牲一切將所有熱忱投入一個虛擬的系統。身邊的每個人,對他來說都是一枚棋子。冷酷、無情,卻也精准無比。(這是這個時代的價值觀嗎?)導演大衛芬奇和編劇艾倫索爾金,不僅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了Facebook創造者的傳奇故事,同時也反映了世人如何看待扎克伯格的角度——或許他在人際關係上是個徹底的失敗者,但他所創造的虛擬世界卻成功吸引了上億人的追崇。

2.《盜夢空間》(Inception)

這是一部有關夢境的電影。李奧納多飾演的影片主角,挑戰年輕有為的建築師(艾倫佩姬飾演)去建構一個夢境中的幻想空間。除了替大企業完成他們的陰險計謀,他其實懷有自己的私心,在一層又一層的夢境底下,暗藏著一個殘酷得他無法面對的悲劇。現實和夢境之間,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世界,這是所有愛做夢或對夢境有所好奇的人忍不住深深著迷的一個故事。(如果佛洛依德仍在世,他會愛上這部電影嗎?)無論是劇本或視覺特效,均令人目眩神迷,據說編導克裡斯多夫諾蘭花了10年的時間去構思這個劇本。看完《盜夢空間》,走出電影院時仍神情恍惚,仿佛從從一場夢境中醒來,明明已回到現實,卻又渴望再返回那令人神往的夢境裡頭。

3.《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

萊恩的職業很奇特——企業資遣專家。他替代各大企業的老闆充當黑臉,告知員工們被資遣的消息并協助處理後續事宜。在這個捉襟見肘的時代,萊恩的工作非常忙碌,終日飛往各地資遣員工。萊恩簡直是為喬治克隆尼度身定做的角色,他獨有的幽默和狡黠眼神,為這個討人厭的角色添加一絲討喜意味。《型男飛行日誌》當然不是一部喜劇,它所探討的課題簡直沉重得讓人笑不出來;但它也不是悲劇,而是誠實反映一個中年男人的心境和生活——他熱愛工作,不渴望家庭,一心期待累積飛航里程。影片精句不斷,精彩無比的劇本,出自才華洋溢的年輕導演傑森萊特曼(前作包括《朱諾》及《銘謝吸煙》),《型男飛行日誌》堪稱2010年最有型的電影。

4.《非單親關係》(The Kids Are All Right)

無論你對性取向和傳統家庭結構有何見解,新一代革命性的家庭結構已是不爭的事實。《非單親關係》里兩位女同志(朱莉安摩爾和安尼特貝寧飾演)組成了一個家庭,她們各生了一個孩子,因為用同一位捐精者的精子,因此兩位孩子擁有同一位“生父”。像很多伴侶一樣,她們正面臨中年危機,孩子“生父”的介入,讓她們之間產生更劇烈的矛盾和張力。朱莉安摩爾和安尼特貝寧本是好戲之人,但影片真正的亮點是飾演“生父”的馬克魯法洛。魯法洛恰如其分地飾演這位嚮往自由、過著嬉皮式生活的有機農夫,他無意闖入這個家庭,卻為這一家四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非單親關係》以細膩而幽默的手法呈現當代同志雙親議題,以及性取向和家庭親密關係的巧妙複雜性,讓這部影片在這個時代更具意義。

5.《成長教育》An Education

《成長教育》最大的成就,就是讓我們在一夜之間認識了凱莉墨里根。誰會記得她曾經在《傲慢與偏見》中演過四女兒?在《成長教育》里,墨里根那自然、優雅而迷人的氣質(她被喻為奧黛麗赫本的接班人),讓我們無法不愛上這個天真又世故的女孩。當16歲的珍妮遇上35歲的大衛,她認識了另一個世界——奢華的餐廳和旅館、美妙的演奏和畫廊,還有花都巴黎!她頭也不回地陷入,甚至背棄了她所嚮往的牛津大學,但誰能責怪她呢?我們都經歷過青澀歲月,任何一個美好誘人的事物都在左右我們的決定,而任何的決定往往會改變我們的一生。這是個真實的故事,故事主人翁琳恩巴爾伯最終得到了殘酷的教訓,但在她的自傳里,她由衷感謝了那個讓她上了人生一課的男人。

6.《影子寫手》(The Ghost Writer)

誰還記得上一部看的波蘭斯基電影是哪一部?大導演,久違了。《影子寫手》是一部標準的驚悚片,具備了驚悚片所有該有的元素。一名著名的槍手作家受雇為英國前首相撰寫回憶錄,出版社為他定下四星期的截稿期,如果按時完成,他將獲得巨額代筆費。那位前首相簡直就是以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為原型,歷史事件的影射,讓這個故事多了一份懸疑感,似乎在賣什麽關子。島上的豪宅,每個與前首相相關的人各懷鬼胎,這個代寫計劃一開始就被厄運籠罩。《影子寫手》是部精彩的驚悚片,導演悉心鋪陳懸疑劇情,緩慢而鎮定,營造影片由始至終冷漠陰沉的格調,演員們更是一時之選。當時下大部份驚悚片都在濫用嚇人招數和誇張特效時,一代大師波蘭斯基展現了驚悚片該有的樣子。

7.《台北星期天》

當2010年金馬獎宣佈最佳新導演獎得主為何蔚庭時,我與一同觀賞現場轉播的朋友不禁同聲歡呼!何蔚庭繼5年前那部廣受好評的短片《呼吸》后交出第一部劇情片《台北星期天》,故事非常簡單,就兩個菲律賓勞工在台北街道上徒手搬運一張沙發。一個愛耍小聰明,一個單純呆板,兩人一邊搬沙發一邊鬧意見,路上驚險百出。沒有複雜的情節,不見華麗的佈景,更缺少大卡司(倒是有幾位明星客串),連影片的高潮處——那張神奇地漂浮在水面的豔紅沙發,也虛幻飄渺如一場夢境。或許是同為“外來者”的身份,何蔚庭借著兩個菲律賓勞工的眼睛看台北,成功拍出小人物卑微的生活面貌,也對外籍勞工這個社會課題予以認真看待。

8.《艋舺》

《艋舺》是我今年初在台北觀賞的影片之一,年終回顧,如此時間點總是較為吃虧的,逐漸淡忘的記憶和感動。雖然金馬獎拒絕讓這部影片入圍最佳電影(而選了我認為極為煽情造作的《十月圍城》),但卻無損其叫好叫座的肯定。台灣兩位資深電影人製作人李烈和導演鈕承澤,攜手復原台北萬華區的歷史盛況,敘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當中有黑道兄弟之前的情誼仇恨,也不乏人與人之間複雜晦澀的親情和愛情,各種元素濃縮在一部影片里。新生代演員在《艋舺》里有脫胎換骨的表現,包括為“和尚”這個角色賦予生命和深度的新晉金馬影帝阮經天。

9.《生人勿進》(Let Me In)

當美國版的《生人勿進》在我國上映時,我仍忐忑不安——又是一部口碑與票房俱佳的瑞典片被美國翻拍,過去已有太多失敗案例。看了之後我卻非常驚訝,這是部難得的好影片;同時也倍感惋惜,欠缺良好宣傳之下很多觀眾恐怕會誤以為《生人勿進》又是部典型的好萊塢吸血鬼恐怖片。《生人勿進》與2008年的瑞典原版非常相似:一個青春期少年飽受同學霸凌欺負,當一個女孩與她的父親遷入隔壁的公寓時,他對她的好奇逐漸揭發了她的秘密——她是一個吸血鬼。影片色調偏灰暗,背景為白茫茫的冬天雪地,似乎連試探語句都會凝固在冷空氣中。女孩說,吸血鬼是不能與人交朋友的。這場相識,註定要改寫少年的生命,因為一旦走進,就無法回頭了。

10.《父後七日》

今年在台北觀賞了兩部影片,一部是《艋舺》,另一部是《父後七日》。湊巧的是,這兩部影片均帶著濃厚的當地文化色彩,我與台灣友人共赴觀賞《父後七日》,經歷了一場有笑、有淚、有感動的觀影經驗。影片主角阿梅在父親為期7天的葬禮中經歷了一場匪夷所思的告別之旅,荒謬的追思儀式意外地減輕了她的哀慟,當一切落幕,她才被迫面對痛失親人的傷痛。影片格調平淡而生活化,透過一場葬禮的繁瑣禮儀精准地捕捉了人生中哭笑不得的無奈時刻。《父後七日》原是編導劉梓潔的得獎散文,改編電影后,成了台灣電影(甚至於亞洲電影)難得一見的片型。影片的成功,兩位配角吳朋奉和張詩盈功不可沒,前者優雅感人後者豪邁奔放,絕對是本年度電影中最令人難忘的演出。

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