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4, 2010

READING:每一座城市的書店風景

刊於2010.3.2南洋商報<閱讀對話>
























圖:澳洲Tasmania的Dejavu書店

阿佐     X     蘇菲


每個城市都應該要有至少一間個性獨特的書店。

佐: 對我來說,要評比一座城市的指標,不是各式各樣的旅館、餐廳或旅遊名勝,而是當地具有獨特個性的書店。我的旅遊回憶都跟當地的書店 分不開,香港有阿麥書房,澳門有邊度,新加坡有Books Actually,台北有唐山和誠品,倫敦有Daunt Books,上海有季風......數不盡的 書 店風景。你在旅途中印象最深刻的書店有哪些?



菲: 可能要數去遊奧地利和捷克時,拜訪位於維也納的莎士比亞書店以及布拉格的Shakespeare & Son書店,前者是抱著朝聖的心情去, 算是無 法親臨巴黎莎士比亞書店的彌補。記得書店時在各靜謐的廣場背後,轉角的一家不大不小的店,一進門便被排到天花板的書架吸引住了。裡 頭看到什麼書,其實不太記得了, 只是記得地板有些不平,大概是年久了,開始腐蝕了吧,走每步路都小心翼翼。而且,因為抱著朝聖的心 態,所有都逛得小心翼翼。好像擔 心自己稍微呵口氣就會褻瀆了這家書店。回想起來,是有點傻。難得去到那書局,真該好好逛逛。也可能 是當時對以英文書寫或歐洲作家不 太熟悉,所以都沒有真正看到可買的書。印象最深刻是書店老闆娘,坐在電腦前,抽煙並從網上訂書的畫 面,她的側臉和夾著香煙的右手,我都還記得很清楚。

佐: 在倫敦的時候,朋友帶我到被喻為倫敦最美的書店——Daunt Books。書店從裝潢設計到選書分類都是叫人嘆為觀止的精彩,大概要在裡頭呆 一整天才能細細欣賞書店的可貴處吧。成立於愛德華時期的Daunt Books位於倫敦市區,書店內保留成排橡木書架,進去後會被它的氣勢攝 住,原有的大面積的木架玻璃天窗,營造出古老、寧靜的氣氛,特別適合閱讀。書店有三個樓層,最特別的是書會依照國家分類,邊看邊讀 像在橫跨一個個不同的國度。

菲: 在布拉格的Shakespeare & Son書店,就覺得那裡空曠,大多售賣文、哲、史的書較多,以英文書為主,還有一個部分專擺捷克作家 作品的 英譯本。說起來,在捷克還有兩家書店我蠻喜歡的,在小城廣場附近,叫做anargam書店,拾級而下,天花板是和拱形,有點地下室的感覺, 店裡播很好聽的音樂,書本排列簡潔明快,書不多,但似乎是專賣圖文集的書為主。另一家則是Cafe Rybka,既是書店又是酒吧或餐飲, 書店就在門的右側,書本就像酒一樣陳列出來,然後看到很多人就坐在沙發上,一面喝飲料一面閱讀。那感覺很好,只是煙味重了點。我們幾乎是被煙味嗆得落荒而逃。

菲: 在馬來西亞,我去過的銀魚書店,也蠻喜歡的,書都極合我的口味,只是書價比較貴,可能是獨立經營的緣故,無法大量購書,就無法得到 更高的折扣。不過,他們搬到新地點後,就沒有去過了。

佐: 多年前當Skoob書店仍坐落於十五碑的時候,我曾去訪問書店老闆。地方很小,書堆得密密麻麻。老闆也是名演員,窩在書架書堆裡神情自 若。那輯照片很迷人,至今我仍記憶猶新。後來書店搬到PJ Old Town,我也去過一趟,地方較大,書仍是一樣多,卻沒有了往昔的味道。

菲: 我也喜歡澳門的邊度有書,可以在那裡舒服地消磨幾個小時,那裡的書不多,但是書種都不錯。還有兩隻可愛的貓以及好音樂和咖啡。

佐: 我在澳門時每天都到邊度,他們的選書真的很棒。彼時仍不認識書店老闆,卻認得那兩隻貓,他們可是鎮店之寶呢!提到澳門,就會聯想到 香港的阿麥書房,曾經跟老闆James聊了很多,後來聽說書店結業了,覺得特別心酸。去新加坡別忘了去Books Actually,就在Club Street。一個新加坡的朋友帶我去的,兩個年輕人將一間小書店做得有聲有色,書價雖然不便宜,我還是被他們的熱誠打動,買了幾本書支持他們。

佐: 我更期待有一天去參觀日本的書店,相信那會是更迷人的書店風景。

圖:如果每個小鎮上都有這麼一家讓愛書人停駐腳步的書店,該有多好

一個愛書愛閱讀的書店老闆,或是店員,是一間書店的靈魂。

佐: 獨立書店或小書店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們往往由真正熱愛書、熱愛閱讀的人在背後經營。

菲: 曾經讀過一篇文章,談論書店經營者的良心之類的,主要是談到書店如何為本地讀者選書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每一天幾乎世界各地的出版 社都在出版書,但是哪些書是好書,而書店要引進什麼書確實是個大學問。我其實蠻喜歡MPH和kinokuniya挑選的文學類書籍,除了一些得 獎作品之外,一些世界級頂尖作家的書都可找得到。不過,我們面對的問題就是,這些書的受眾其實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都喜歡閱讀一些輕 鬆有趣的小塊文章。

佐: 那恐怕是難免的。這就是我喜歡小書店或獨立書店的原因,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專業去選書、推薦書。連鎖書店的上架書都是暢銷書 為主,銷量差的早就被冷落一旁。很多好書因此被忽略。我記得在倫敦的一間書店裡,看到有個角落是店員們各自推薦的書,他們認真地寫 上評語,一一放在書旁。在馬來西亞的大型連鎖書店,店員似乎都不是愛書人,跟賣商品沒什麽兩樣。

菲: 說起服務,我覺得Kinokuniya的服務還是這麼多書店中較為不錯的。書類相當齊全。由於書店經營者兼具著推動閱讀以及商人的角色。他們要如何在賺取盈利之餘,也推動本地的創作,或閱讀風氣,畢竟更多人閱讀意味著自己的顧客群也不斷增加。但是,在本地較為顯著在推動這些努力的只有銀魚書店和MPH。銀魚書店之前出版的本地作家短篇小說選集,還有 在兩三年前舉辦了吉隆坡國際文學節,讓一些國外的作家可與本地作家或文學愛好者交流。而MPH本身也有些囊括本地作者的出版計劃如KL Odyssey,同時也舉辦了短篇小說獎比賽,這些無疑給了本地作家嶄露頭角的機會。

圖:劍橋大學內有這家有上百年歷史的書店。

買書要理智莫衝動,逛書店還不如回家逛書架。

佐: 現在逛書店,比從前理智許多,通常會規定自己只買一本書,不然就是跟自己說:家裡的書大半還沒看過,著實沒有買書的理由!

菲: 以往買書會比較衝動,或許是在探索的階段,好像很多作家都沒讀過,也都想讀。就買了很多。現在我也比較克制了。並不是故意克制,只是可能比較掌握到自己要的是什麼。不懂限制自己買書算不算是比較理智了。只是覺得這些年來,瘋狂地買書,是買了很多好書,但是閱讀 的時間少得可憐,可能是因為這樣,現在去到書店,沒以前那麼“飢渴”了,總覺得有些書沒有到非看不可的情況,所以就可以放回去書架 上了。而且這些年讀得多和雜,也開始比較摸到自己閱讀的路數,那些作者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又或者那些作家雖好,我卻無法好好讀他的 作品等,這些都影響了我的選書。

佐: 之前一個朋友告訴我,他決定暫時不買新書了,逛書店還不如回家逛書架。確實,當家裡的書越積越多,自己看了也不免汗顏,閱讀速度太 慢,實在沒有必要繼續增添藏書量,何況書乃身外物,買書很多時候淪為是一種佔有欲。所以現在逛書店,每當拿起一本想看的書,我都會問自己是否要收藏這本書,或有沒有得即刻閱讀的必要。若沒有,那就乾脆跟朋友借來看好了!

佐: 以往逛書店,會直接往文學類的部門,現在閱讀喜好較多元,也看自傳、藝術、飲食、雜誌、文化、歷史、旅遊等書,連金融經濟的書也開 始看了。

菲: 我現在去書店,還是習慣去先看文學類,然後去歷史、自傳部分,或是看馬來西亞政治和國際政治書籍,部分是因為工作所需,部份是感興 趣。呵呵,我也一樣,慢慢開始在讀一些經濟的書籍,好像之前買諾貝爾經濟獎得主Paul Krugman的宏觀經濟書籍,就覺得他的文章平易近 人,容易讀,獲益不淺。

在書裡逛書店

阿佐推薦:


1.《書天堂》,鐘芳玲著,源流出版

鐘芳玲的這本《書天堂》,寫“書人”和“書地”。後者記錄 了她在西方國家旅遊時遇見的書店,有的還是她不辭勞苦老遠去尋訪的小書 店,非常有意思。其中一間巴慈書店把十多萬冊二手書陳列在戶外的開放書架上,叫人歎為觀止!



2.《下課後的臺灣小旅行》,貓。果然如是著,大塊出版
以“貓。果然如是”為名經營部落格,作者這本書的第一章節,就介紹了臺灣多間獨立書店,包括淡水的有河book、永和市的小小書房市、 嘉義市的洪雅書房、花蓮的時光二手書等。我何其嚮往如作者般進行一趟書店旅行,以書店為據點,從閱讀出發。


3.《Books, Baguettes & Bedbugs》,Jeremy Mercer著,Orion House出版
說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是每個愛書人的朝聖地,一點都不誇張。作者原本是加拿大報社的罪案記者,後來輾轉到了巴黎並在該書店借宿。這 場體驗即使沒有改寫他的後半生,也成就了一本繞有趣味的傳記。

蘇菲推薦:




1.《書店風景》,鐘芳玲著,大地地理出版

鍾芳玲的《書店風景》也是中文世界中少有的一本專論書店的書本。我讀了這本書之後,對這些書店有了無限的嚮往。雖說這些書店都在國 外,也不曉得自己有沒有機會去一遊,但這些書店已成為了日後造訪該地必去的地標。

.

2.The Bookseller of KabulAsne Seierstad著,Virago出版
一名女記者入住了書店經營者的家庭並撰寫了本有關他們一家的書本。該老闆經營的書店多次遭政府封店,乃因他買的書,特別是文哲史書 籍,是禁書。儘管如此,他仍堅持買這些書,偷偷地賣,不願低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