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01, 2010

MOVIE:《艋舺》揮灑青春與熱血



2010.2.28刊於星洲日報

在台北搭計程車去看電影《艋舺》,司機先生跟我說,他已經20多年沒踏進電影院了,最後一次看大螢幕時他還是個青年呢。前幾天他破例到久違的電影院去觀賞《艋舺》,看得心情非常激動!

這位計程車司機,與其他買票捧《艋舺》場的觀眾,齊齊為這部在2010年春節檔在臺灣上映的電影,締造了6000萬台幣的首周票房,刷新了臺灣本土電影的首周票房記錄!

對我這個觀眾來說,《艋舺》的故事背景和歷史其實是非常陌生的。即便當我親身走在台北萬華(既艋舺)的龍山寺和華西街(影片拍攝的場景),也沒看見那段輝煌歷史留下的痕跡。可是對臺灣觀眾來說,尤其是年長的一代,或甚至是在萬華成長的居民,他們在《艋舺》里感受的恐怕是無法言喻的的微妙記憶。

不過,我一樣在《艋舺》里找到了感動,因為這部影片從開場起始,就開宗明義告訴你這是一部青春動作片。而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


因為一根雞腿而踏入黑道,剛剛搬到艋舺的17歲少年蚊子(趙又廷飾),與和尚(阮經天飾)、志龍(鳳小岳飾)、阿伯(黃鐙輝飾)和白猴(蔡昌憲飾),5人結為太子幫。秉持著“只重義氣,不問意義”的精神,太子幫憑借志龍的父親Geta(馬如龍飾)黑道大哥的地位在學校呼風喚雨。他們不知道,踏入黑道就意味著要遭遇腥風血雨,并不是每一次都能靠運氣化解危機。艋舺傳統的黑道秩序,面臨現代文明的威脅,欲篡位的文謙(王識賢飾)和外省客(鈕承澤飾)又形成了另一股勢力,眼看局勢已是一片暗潮洶湧,而這5兄弟即將被迫面對仇恨與友情的抉擇。

《艋舺》的劇本非常精彩,而導演鈕承澤是個說故事的高手。前半部交代蚊子加入黑道時的處理就有黑道片少見的幽默,而其中一段戲和尚因義氣頂罪而被Geta打個半死,然而真相卻並非單純只是老大教訓手下,背後所牽引的權力鬥爭與歷史恩怨,才是牽動整個故事發展的關鍵。

偶像劇觀眾對阮經天的印象大概還停留在《命中註定我愛你》或《敗犬女王》這兩部偶像劇,而熟悉閩南語劇的觀眾則“難忘”《意難忘》里的王識賢,《艋舺》的成功之處(亦是導演鈕承澤的厲害之處),在於它讓這兩位演員徹底改頭換面,完全跳脫了觀眾對他們的既定印象。阮經天從外形、口條、表情、氣勢等方面都非常到位,演活了和尚這個性格複雜的人物,甚至連一段隱晦含蓄的情欲,他也有動人的演繹,絕對是本片表現最亮眼的演員。此外,跳樑演出主角的金鐘影帝趙又廷、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馬如龍,還有綜藝節目諧星陳漢典,亦在片中交出了讓人驚喜的表現。

鈕承澤是臺灣新電影時期的演員,演員出身的經驗給予他優勢,讓他更擅長駕馭演員,懂得如何將他們的潛質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一點尤其顯現于他在大膽啟用大量新演員的這個決定上。唯有當眾演員都為影片提供了穩健的表演元素,劇情的轉折才有說服力,觀眾才會被感動。

鈕承澤擅長拍男人的故事,《艋舺》的女人戲明顯弱了些。若要求再苛刻,演黑道大哥妻子的席曼寧和演妓女的柯佳燕可以有更多的戲份。影片后部的高潮戲也略嫌煽情而重複,和前部明朗快速的節奏不搭,有時劇情若點到即止,反而更能有留白的餘韵。即便如此,影片整體成績依然瑕不掩瑜,無論是劇本、表演、攝影、剪接、配音或后制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準,影片的流暢度更是中文片中少見的,每一個細節均拿捏精准。

對臺灣或整個華人電影市場,《艋舺》絕對會是今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證明了只要有好故事、卓越的幕前幕後人才,以及聰明的行銷手法,臺灣也可以製作出叫好叫座的商業片。香港的黑道片經過“古惑仔”與“無間道”大量跟風作品后,已經遇到瓶頸,欲振乏力,而《艋舺》卻成功找到了一個全新的角度,讓黑道片有了新的格局。最可貴的是,《艋舺》從臺灣人自己的歷史出發,用觀眾熟悉的語言和表情去說自己的故事,以最直接的方式獲得共鳴,再加上絕佳的行銷手法,最後創下票房奇跡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