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01, 2010
創意經濟04:Japanese Design Today 100,工業設計入門從日本開始
刊於商海雜誌2010年5月號第357期
全世界的經濟強國,都擁有自主的工業設計能力,日本卓越的工業設計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例子。我國經濟要轉型、企業要起飛,就要把抓緊時機投資“設計能力”!
日前與友人到國家藝術廊參觀日本設計展(Japanese Design Today 100)。手上拿著宣傳冊子,逐一欣賞這100件日本經典設計產品,是何等的興奮啊!我親眼見證了多件日本設計大師的代表作、引領設計潮流的3C產品,以及不少日本在50至90年代生產的各類日常用品。
這場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國家藝術廊等團體合辦的巡迴展,展現了日本在過去與現在的經典設計風潮。這場展覽很有意思,觀眾可以單純地讚歎設計產品的美感,也可以去追溯產品與日本歷史文化之間的聯繫,又或者可以像我一樣,透過這一件件膾炙人口的設計產品,去檢視日本在短短50年之間,其工業設計如何從單純的模仿,發展成當今的顯赫成就。
產品“符號價值”更勝於“使用價值”
工業設計到底有多重要?《數位時代雙周》總編輯詹偉雄在其著作《美學的經濟》里指出,
所有的商品都有兩種價值——“使用價值”和“符號價值”。
“使用價值”指的是“功能”之滿足,而“符號價值”指的是商品造型、材質、元素組合所帶來的美感經驗。隨著全球商品的供過於求,靠“使用價值”來販賣的商品,售價只能愈來愈低,但靠“符號價值”來行銷的商品,卻能以其“意義”的稀有性,創造較高的售價。工業設計的任務,即是在設計商品達成使用功能之際,仍能創造“符號價值”,為消費者帶來非物質性的心靈滿足。
“Japanese Design Today 100”展出的商品中,有一臺CD Player,造型酷似古時候的通風扇。這是日本品牌無印良品MUJI的壁掛式CD Player,是日本設計大師深澤直人的經典作品。簡單不過的設計元素,不用任何人告訴你,你就會直覺性地去拉動那條垂掛在空中的線,啟動開關,讓悅耳音樂傾瀉而出。設計師延伸人們直覺性的使用習慣,建構了物品與人們之間熟悉的關係。
這款CD Player是2000年的商品。時光倒流42年,戰後世代的日本,正面對工業停滯不前的困境,幾乎所有的工業品牌都靠模仿歐美地產品生存。本田Honda卻背道而馳,想要設計一輛日本國民消費得起、實用耐用的電單車。1958年,輕型的Super Cub甫面世,馬上風靡全國,後來經改良后進軍美國,同樣大獲成功!
1958年仿佛是日本工業設計的里程碑,就在同一年,一家原名叫東京通訊工業的公司,設計出一款TR610電晶體袖珍收音機,同樣暢銷全世界,該年底,這家公司改名為今日全球耳熟能詳的名字——Sony。
上述3件設計商品,同時出現在展覽中。不難發現,這些商品均先具備了“使用價值”,再透過設計、材質和品質上的提升去建立其“符號價值”,最終能取得極大的成功和效應不是沒有道理的。
從改善生活到建立循環型社會
不妨來回顧日本工業設計的歷史——
1952年,日本工業設計師協會創立,發起了“生活改善運動”。1957年,G-Mark制度的創設,標誌著以開發獨創性商品為主要目標的時代開始了,這一項制度對提高日本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到了50年代末,電視機、電冰箱和洗衣機成了日本人生活中的3大電器。日本工業產品的規格逐漸向國際標準靠攏,不過,對於設計質量的評定還是以功能為主。
60年代的日本進入了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此時日本市場上的商品品種不多,但廠家已具備了大批量生產的能力,1963年的黑白電視機產量就突破了500萬臺。日本愈來愈都市化和國際化,國民開始追求生活的便利,借著技術的改進,電器的設計走向“輕、薄、短、小”,人們對商品的要求出現了多樣化、個性化的趨勢。70年代日本的設計朝向節約資源和能源的方向,講究商品的合理性和實用性,日本設計界更提出“小即是美”的口號。這個年代的代表產品是暢銷全世界的Sony隨身聽,以及讓日本成為全球汽車產量第一的國家的汽車。
進入80年代,日本的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企業開始朝知識密集型和網絡經營型發展。設計上的“符號學”十分盛行,1989年世界設計會議和設計博覽會在日本召開,進一步開闊了日本設計師的視野。90年代后,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企業大量裁員,商品價格大幅度下跌。這個現象,加上高度信息化和高齡化的影響,都對商品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無障礙設計、綠色設計、通用設計等國際上流行的設計概念,在日本受到推廣運用,而日本設計師也確立了將日本建設成循環型社會的目標。
立足國家特色,放眼世界需求
“Japanese Design Today 100”這場展覽的展覽設計師、日本著名工業設計師小泉城(Makoto Koizumi)表示,當今的社會面對產品供過於求,資訊過於氾濫的問題。“從一個設計師的角度來看,現今的設計潮流并不十分明確。也正因如此,我們身為設計師更應該認真地去設計真正具實用性而非容易銷售的產品。”
日本工業設計師協會(JIDA)非常重視國家的形勢與社會的變遷,設計界與社會的發展緊密貼合,立足在自己國家社會的特色,同時放眼國際市場需求,這樣才能設計出真正符合消費者需求,有民族特色又能面向世界的好產品。透過這場展覽,不難發現即使是高科技的產品,也體現了日本人特有的情感與審美需求。
將產品、企業和國家形象整合為一體,為商品創造更高的品質和價值,說明了工業設計不僅是一項企業競爭的利器,更是不同國家的競爭中代表形象與品質的一張王牌。透過工業設計區促進在產品、企業、國家和文化上的認同,并提升整體國家在經濟與文化上的競爭力,從德國的Braun到荷蘭的Philips,從韓國的Samsung到日本的Sony,這些企業如何興起,跟工業設計有很大的關係。
正如三星集團(Samsung)董事長李健熙所說:“設計與創意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它們也是21世紀企業經營定勝負的關鍵。”
馬來西亞的工業設計發展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按照日本的模式來走,但是他們成功的經驗還是值得參考的。首先,日本的工業設計界非常注重實務,設計界與企業緊密聯繫在一起。絕大多數大型企業擁有龐大的產品開發部門,在工業設計方面投入大量資金。我國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都還沒有意識到工業設計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一件產品設計的好壞,可能關係到整個企業的存亡,對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有重大的影響。不過,如今工業設計專業受到關注,越來越多的大學院校提供工業設計課程,對這個領域的未來發展絕對有幫助。
國內的企業或許會問,到底什麽才是馬來西亞的形象和特色?如何在多元文化的差異、衝突與交融之下,去創造和設計出讓別人得以識別并認同的產品?這是非常值得我國企業界和設計界思考的課題。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